時間:2016-07-25 15:18:36 編輯:本站整理 695
古人說:「千寒易除,一濕難去。濕性黏濁,如油入面。」一語道出體內濕氣難除的處境。網路流傳:「夏天吃蓮子可以健脾除濕」的說法,蓮子是否有除濕的效果,還有哪些食材也具有同樣功效?讓中醫(yī)師來說分明。
醫(yī)院中醫(yī)科主治醫(yī)師王凱平表示,夏季天氣炎熱,午后又常有雷陣雨,濕氣較重。而體內濕氣又分為「表濕」及「里濕」,而「里濕」便是造成脾胃消化出問題,出現(xiàn)急性或慢性消化不良,如腹瀉、腹脹、食慾不佳等「脾虛夾濕」癥狀的原因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「脾虛夾濕」導致的腹瀉與細菌感染引發(fā)的腹瀉有所不同,「脾虛夾濕」引發(fā)的腹瀉大便質地會稀稀水水;細菌感染引發(fā)的腹瀉,大便則會散發(fā)臭味、質地糊糊黏黏,民眾可依此做初步判斷,但若癥狀嚴重,還是就醫(yī)諮詢專業(yè)醫(yī)師較佳。
王凱平中醫(yī)師表示,當身體因為吃壞東西出現(xiàn)「脾虛夾濕」的癥狀時,確實可以吃點蓮子達到「健脾理濕」的效果。除了蓮子外,薏仁、山藥、茯苓,或是直接喝一碗四神湯,也都有相同的效果。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四神湯做。
材料:豬腸或豬肚適量、薏仁40克、茯苓20克、芡實20克、蓮子40克、山藥20克、鹽1茶匙。
做法:
1.將豬腸或豬肚洗凈、切段。
2.芡實、蓮子、山藥、茯苓洗凈后,加水浸泡20分鐘。
3.將所有食材放鍋中加水燉煮,至豬腸或豬肚八分熟后,再加入蓮子熬煮20分鐘即可。
功效:四神湯具有溫脾健胃、補腎利濕的效果。
小叮嚀:脾虛腹瀉的時候,建議少油膩,豬肚等肉類少量為宜。
除了吃進不新鮮的食物外,夏天嗜吃冷飲、冰冷食物或重口味、辛辣、甜膩等肥甘厚膩食物,也會影響人的脾胃運化功能,導致濕邪停留在體內,出現(xiàn)水腫肥胖、腹部凸出、全身無力、臉上、頭發(fā)易出油等癥狀。
除了靠食療外,運動「出汗」也是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。許多上班族平時久坐不動,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、出汗量少,因此身體調控濕氣的能力較差。透過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騎腳踏車等適當運動、適度發(fā)汗,可以活化氣血循環(huán),幫助身體排除體內濕氣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