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7-10-16 13:08:07 編輯:本站整理 809
臺風一過,對于沿海地區(qū)的人們來說,這是抓海蠣的最好時刻。那么,海蠣怎么做好吃?海蠣是怎么生長出來的?
海蠣干洗凈之后放在盆子里泡發(fā),豬骨頭洗凈下鍋煲湯水,芹菜洗凈切成芹菜珠待用,白蘿卜洗凈去皮切成薄片。
重新拿個鍋,把白蘿卜片放下鍋,加入高湯(用骨頭熬出來的湯水),大火燒開,改中火,瀝干海蠣干,加入白蘿卜中,燒開之后趕緊改小火,慢慢熬半個小時,加入鹽和味精調味,最后撒上一把芹菜珠,蓋上鍋蓋就可以過火,一道美味的海蠣干蘿卜湯就大功告成了!
注意事項:
海蠣曬干的過程會殘留很多細沙石,有些難洗的必須使用刷子,浸泡之后必須更換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水,主要就是去除殘留的細沙石。
海蠣干下鍋之后不要攪動,只需浮在白蘿卜上面慢慢熬制就可以,白蘿卜才會入味。
最后撒芹菜珠之后就可以蓋鍋蓋關火,這樣才能保留整鍋湯的鮮甜可口!揭開鍋的時候那股美味才會濃郁!
海蠣的學名為牡蠣
牡蠣的繁殖有幼生型和卵生型兩種。
牡蠣: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牡蠣目牡蠣科的通稱。又稱海蠣子。
卵生型牡蠣在繁殖季節(jié),親體將成熟的精子和卵子排出體外,精子和卵子在海水中受精,經過一段時間的浮游生活之后,附著在其它物體上,固著后變態(tài)成為稚貝,大部分養(yǎng)殖種類屬此類型。幼生型牡蠣在繁殖時,親體將成熟的生殖細胞排到出水腔中,依靠排水孔附近的外套膜和鰓肌的作用,將生殖細胞壓入鰓腔中,并在這里受精,胚胎發(fā)育成面盤幼蟲后離開母體,在海水中經過一個自由浮游階段,然后附著變態(tài)成為稚貝。密鱗牡蠣屬于此類牡蠣滿1齡性腺就成熟開始繁殖。繁殖方式有幼生型和卵生型二種。密鱗牡蠣是幼生型,卵子成熟后排到母體外套腔內鰓葉間受精孵化,發(fā)育到面盤幼蟲期后排到海水中進行浮游生活,然后再變態(tài)成成體進行固著生活。長牡蠣為卵生型,體外受精。長牡蠣絕大部分為雌雄導體,小量為雌雄同體。性腺成熟時,雄性為乳白色,雌性為淡黃色。長牡蠣當自然海區(qū)水溫上升到16℃時性腺開始成熟,水溫達到24——25℃時為產卵盛期。在浙江省的樂清灣海區(qū)繁殖盛期為6——7月。牡蠣產卵大都在大潮汛期間進行。在水溫23℃時,受精卵經20——22小時發(fā)育形成D形幼蟲,在水溫23——26℃的條件下,D形幼蟲經過20天左右的培育,幼蟲平均殼長可達280μm以上,且有40%——50%幼蟲出現(xiàn)眼點,這時應投放附著基,好讓幼蟲變態(tài)附著蠣餅成品為圓形,色呈金黃,殼酥香,餡鮮美,味葷,可單獨食用。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,若與鼎邊糊同吃,一干一稀,風味佳美。
海蠣吃法,前面講過,比較流行還有生吃。
吃海蠣子能提高免疫力,其中豐富的鈣、鐵、鋅有助于胎兒的發(fā)育!但是加工時要注意煮熟,以免有寄生蟲等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