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7-11-28 10:14:15 編輯:5號網-zhaowei 8488
毛肚經常被拿來下火鍋吃,是火鍋的理想食材。但是毛肚的質量確實層次不齊,大家吃的時候要注意辨別。那么,毛肚為什么會燙起泡?毛肚煮出水泡怎么回事?
由于毛肚易于保管和運輸,一般情況下,火鍋師傅都是使用干毛肚來進行發(fā)制。干毛肚發(fā)制時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就是稀皮現(xiàn)象,吃出來如嚼橡皮,形態(tài)不飽滿,吸水不充足,口感不脆爽,燙涮時易使湯鹵起泡沫,而且在保管時易出現(xiàn)腐爛現(xiàn)象。
1、要學會識別所燙毛肚、鴨腸的質量,即厚薄程度、水泡的時間,然后分別對待。
2、燙時的鹵汁一定要滾開。如鹵汁不滾開,會使燙的毛肚、鴨腸質地不脆。
3、毛肚下鍋后要全部浸入鹵汁中燙制。
4、毛肚、鴨腸浸入鹵汁后,最好不離筷子,可燙一會兒,取出汁一會兒,再燙一會兒,再取出汁一會兒,反復幾次,這種燙法,其實是在調節(jié)溫度,避免質地發(fā)綿。在毛肚從汁中取出時,還要用眼觀察毛肚的表面是否已起了不規(guī)則的水泡,如果已有水泡出現(xiàn),說明火候已經到了。
應選擇比較干燥且少鹽的干水牛毛肚進行發(fā)制。毛肚的背面有一層油筋,會影響食客的口感,所以在發(fā)制前應將這層油筋撕掉。撕掉整張毛肚的油筋有一定難度,可以把毛肚從中間橫切成兩半,從切口處著手撕油筋比較容易。
由于毛肚內部水分較少,如果直接放入堿水進行發(fā)制,容易造成表皮發(fā)稀、脫落,而內層卻未充分發(fā)脹透,所以在加堿水前應將毛肚用沸水煮脹。具體方法是:按1公斤毛肚與1公斤水的比例,水燒開后,將撕掉油筋的毛肚投入沸水中,用器具將毛肚翻勻,當水再次沸騰后,毛肚摸起來比入鍋前稍硬而且稍呈燈盞窩狀時,便可將毛肚撈出盛于膠桶中,用冷水沖涼之后,再用冷水淹沒毛肚即可(以剛好淹沒為度)。
發(fā)制好的毛肚,如果不妥善處理,就會變質、變味、變爛,以致于前功盡棄。所以當毛肚發(fā)制好并去掉堿分后,應用清水淹住毛肚,冬天每天換水一次,夏天每天換水兩次,而且每次換水之后應放入微堿進行保養(yǎng)(夏天堿分的揮發(fā)比冬天快,所以夏天應多放一點堿水),這樣才能保證毛肚不變質,看上去新鮮,吃起來脆爽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